《三顾茅庐》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顾茅庐》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顾茅庐》语文教学反思1
《三顾茅庐》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深受学生喜爱。对于学生来说,故事情节不难理解,因此,我把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上,引导学生通过“琢磨课文、推敲言行、体会情感”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并给予学生提示,带领学生一遍遍地读刘备到诸葛亮家后种种行为,一次次地深入,一次次地诵读,一次次地体会,一次次地升华,将刘备的求贤若渴跃然纸上,刻在心中。
刘备的诚心换来了诸葛亮的感激,反之用诸葛亮的感激更能衬托出刘备的诚心。在课上,我出示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三顾茅庐的句子,虽然是文言文,学生不易理解,但写三顾茅庐的句子一眼就能看出。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我没有一味地拔高,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出师表》,最终也为学生感悟“尊重带来感激”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整堂课下来,也存在着欠缺。学生学习积极,课堂虽活跃,但有四份之一的同学可能还不能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中。一了解才知道,有的孩子根本没读过《三国演义》,因此上起课来,头脑一片空白。由此我想到我们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的阅读。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简捷的方法,谁能把学生引导到书的海洋中,久而久之,书的无穷魅力自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后进生,应让他们起点于课外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越是后进生越要引导其多读书,而不是重复性的枯燥的练习。
《三顾茅庐》语文教学反思2
《三顾茅庐》取材于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一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的文章。 一开始,我就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我们这些刚升入四年级的孩子,读过大部头的《三国演义》的几乎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或者少儿版的《三国演义》的也是一小部分,只有少部分男同学搜集过大量的三国人物卡,对其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略知一二。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拉出来就上这篇课文,很可能出现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作为课堂主人的学生无法真正进入角色,无法真正体验感悟到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于是,我布置了一项长时间的预习作业:建议同学们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建议同学把搜集过的三国人物卡带到学校,在课间玩耍时互相交流;同时,我也利用晨会课、中午午读时间给同学讲三国故事。虽然,孩子们只是模模糊糊、囫囵吞枣地了解了一些三国内容,不过,这样做,很好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探究课文的欲望。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上的40分钟,就是学生生命里的40分钟,学生是在学语文。而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巩固,各种实践活动,学生都在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老师应该充分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紧密衔接。老师不单是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像这一类历史性题材而且是选自古典名著的美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到美的世界去探求,去创造,让知识内外沟通。这样的教学才具有可持续性。
《三顾茅庐》语文教学反思3
《三顾茅庐》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改写的。呈现给我们的文本删去了很多精彩的描写,那么编者的意图是什么呢?仔细阅读了教材,研究课后习题,明白了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理解比喻句前后的关系以及景物描写的方法。明确了这些,开始我的教学设计。
原本想在第二课时解决所有问题,但又感觉容量有些大,又是中心学校二期质量工程验收课,所以将景物描写训练放在了课下,同时我想借助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读《三国演义》的兴趣。教学时我抓住了“刘备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找表现刘备诚心诚意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好句子来理解课文。课堂上,学生基本能找到这些句子,谈自己的体会时都有自己的感悟。通过让学生理解刘备拜访孔明时的恭恭敬敬地等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深刻地理解了刘备的诚意。在品读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时随机理解比喻句前后的关系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课后,我发现有很多的不足:
1、第一课时因为字词处理有些粗糙,因而第二节课上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不是很到位。
2、对学生的回答跟自己的预设有出入时,不能顺势而导。这不仅仅是缺少教育机智,而是没有把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表现。
3、对学生已经理解并能读出来的东西耗时太多,整个教学前松后紧,因而设计的几个环节进行得有些草草而过。
4、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在备课的时候只想到以本课为契机激发读三国的兴趣,却没有想到指导学生用读本课的方法去读三国。
《三顾茅庐》语文教学反思4
《三顾茅庐》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改写的。这篇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教学时,我抓住刘备的语言、行动的描写,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让学生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理解比喻句前后的关系以及景物描写的方法。反思我的课堂,有几点觉得较成功:
教学时我抓住了“刘备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画出有关刘备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词语、句子。说明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课堂上,学生基本能找到这些句子。通过让学生理解刘备拜访孔明时恭恭敬敬地等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深刻地理解了刘备的诚意。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对话,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在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学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比喻句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比喻句的精妙,并用“来到……只见……”写一处景物,培养了学生的说、写能力。
课后,我发现有很多的不足:
1、对学生的回答跟自己的预设有出入时,不能顺势而导。这不仅仅是缺少教育机智,而是没有把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表现。
2、耗时太多,整个教学前松后紧,因而设计的几个环节还有些没能完成。
3、没有放手让学生来演一演:整堂课中,我只叫学生读描写刘备恭恭敬敬等候诸葛亮的动作的词语和句子。如果在刘备遇见诸葛亮时说的那一番对话可以让孩子们来模仿、表演,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气氛也会更热烈。
《三顾茅庐》语文教学反思5
上周五,我校有幸成为了江阴市领导教学比武语文赛课的一个分赛场,于是,我们也有幸见识了其他乡镇各位领导骨干各有风格的课堂。
上午第一节是曹明霞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一堂《三顾茅庐》,在我的眼里,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在老师精心营造的体验场里,老师以学生为基点,目标定位明确、恰当;教学内容简约又充实;课堂结构收放自如;教学语言简洁到位;教学环节实用有效;语言训练扎实有梯度、积累拓展厚实有宽度、课堂情感真实感人。
曹老师的课堂充分尊重着学生的独特体验,善于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让孩子们在课堂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一、抓住重点,关注细节,简而有“度”,彰显文本色彩。
世界上最难遵循的或许就是“度”,度源于素养。而素养又于一点一滴的细节积累。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这样的教学在我的眼里就是实在有效的课堂。
曹老师《三顾茅庐》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孩子们理解刘备如何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感受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思想。由于在课堂曹老师紧紧围绕着这一目标引导孩子展开联想、想象、朗读、表演等方式进行情境体验及听说读写的训练,孩子在课堂由一开始的读通读顺到进入情境,读出人物形象的高大,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难点疑点变成了课堂的亮点。请看曹老师如何循循善诱:“默读2——3自然段,看看那些语言、神态、动作体现了诚心诚意?先划,再读好,然后向同桌说自己的体会。”“张飞与刘备的关系如何?用一个词说说他们俩的关系!”“手足兄弟现在却为了请诸葛亮而真生气,足见其心之诚!分角色读一读!”……随着对文本中刘备每一个举动的深入推敲,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开始有效调动着孩子们学习的激情,孩子们逐渐有了自己独到的感悟,每一个细节,老师都能关注到引导孩子们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让孩子们品到位,然后又通过朗读再现。特别是,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读书不到位想方设法读到有味,表达不到位再引导说好,一个个细节就决定着课堂语文味儿的浓与淡,孩子们渐渐找到了感觉,在课堂收获了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方式,没有比这个更重要。
曹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活而恰当,既彰显了文本色彩,也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了该以怎样的态度投入才是用心读书。这就是成功。
二、提供必备的信息,营造了语感训练的空间,积累拓展有方
课堂上,教师精心营造语感训练的空间,不忘记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忘记调动孩子已有的积累。有一处设计体现了曹老师的简约而又不简单的匠心独运:对“刘备是否值得这么诚心诚意请诸葛亮”这个话题,曹老师用了“浓墨重彩”来渲染。把她作为课堂的次重点来处理。曹老师让孩子们调动课外阅读的积累说一说诸葛亮出山后为刘备做了哪些事?引导孩子们了解诸葛亮出山后,打了哪些胜仗?让孩子们了解当时局势中有哪些乱世英雄?为了进一步理解诸葛亮的确是个人才,曹老师还展示“隆中对”中一段描写,调动自己丰厚的积淀把当时的情景给予学生再现,让孩子们明白诸葛亮虽为一介草民,可对当时的局势及未来之势头却了如指掌。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简简单单几个事件,拓展几个成语就让孩子们获得一段历史的认识,形成对历史文化的积淀。足以见到曹老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上已下了狠功夫,把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才“大腹便便走上课堂”。简单一讲,让孩子们就得要领,就出新的智慧,就解孩子们心头之惑。而且绝对不游离于课堂之外。
三、课堂的思路相当清晰,课堂调控、教学点拨注重实效,闪现智慧的火花。
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而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一个个学习障碍让孩子们去攀登。在曹老师的课堂,曹老师简捷的思路为孩子们所喜欢和接受,孩子们在课堂积极地参与其中。
1、刘备怎样诚心诚意请诸葛亮?
2、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请?
3、这样做值不值(请来诸葛亮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整堂课就扣这么三个问题,教师用自己充满魅力的点拨语、评价语言,用丰厚的底蕴引领孩子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去读书,带着安静的心灵去聆听,从而向着更深的层次去体会,体味着文字背后的东西。学生在扎实的言语实践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在课堂,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的精彩有多处体现,随意采撷温馨花絮几缕与大家分享:比如课堂对文本中写景片段的处理体现了老师的智慧:
1、文章中突现了诸“雄才大略”的还有一处,自读找一找;(巧妙过渡到写景的片段)在文中找一词形容景美(风景宜人)?(抓住了分总结构的中心词)
2、用让孩子们填空的方式抓写优美景的词(优美词汇的积淀)
3、师用引读方式回旋训练孩子们记住优美片段,适时理解几个关键词也即难点
4、这景和谁有关,从哪看出?(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特点)
5、在课堂结尾还设计了一个练习,模仿这个“分总”结构的片段写一段话又贴近中年级的训练重点。
另外,曹老师课堂的教学语言简约清新,如秋日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曹老师说,刘备得到诸葛亮真如鱼得水,真如“拨开云雾见天日”,我觉着课堂里老师每一处的点拨,每一环节的导语、小结语、过渡语都明快而富有诗意,也能给孩子们这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感觉,把孩子们从无知引向新的高度。
我的思考:
轻负担高质量的根在课堂!曹老师的这一堂课真实、有效、简约朴实,从设计到真实的操作都体现了老师对课堂本质的真正关注,值得我们去细细咀嚼。
思考之一:深入研读文本,方能简出教学。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教学就如一棵大树,我们应该删除那些细枝末,保留主枝干,抓住最根本的东西。”我想,今天曹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如果,曹老师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钻研,没有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碰,也就没有她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没有这么简约又不失扎实且高效的课堂。
思考之二:语文课需要简单,需要深刻的简单,更需要老师深刻的底蕴。
我想:老师的语言缺少思想、缺少个性是吸引不了学生的。理想中,我们总是期待着每一堂课,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课堂真真切切投入,让孩子们由被动地倾听到放松地思考,我们期待着时时听到孩子成长的脚步声。可是,有多少课堂,我们会发觉老师的教学语言就如老太太的裹脚布,把孩子们缠得云里雾里,走不出死胡同,听不出所以然。要么老长的过渡语、小结语让孩子不得要领;要么教师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到高深莫测,找不到最便捷的方法。
事实上,教学的大气度大智慧也总是在实践场里习得。这么多年过去了,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想到自己在教学上倾注的心血还是不够的。我常问自己,我的教学的语言是否更凝练?是否无师就可以自我荒废?是否脑子不使会更灵活?答案是否定的。
“不经不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学无止境,不能用满足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也不能找各种借口让自己停步不前,语文功底总是在修炼中习得,尽管自己已不再年轻,但精神始终不能倦怠,得反复地锤炼。我想,和曹老师一样,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实践为经,以感悟为纬,以内化为宗,认真运用引导实践、注重感悟、注重内化之策略,我们的课堂也能突现自我的教学风格。
心态是年轻的,于是我们的教育也永远年轻。愿与曹老师一起追随简约、本真的课堂!追求那种实实在在的课堂!
注重课堂外的功夫,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