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随笔

时间:2023-11-16 16:52:31
中秋的随笔

中秋的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的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的随笔1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又到中秋节了。

成年后对节日的感觉有些麻木,甚至有些害怕,过节,说明又老了一岁。而且越是节日越是忙碌,走亲访友,拜会领导,花销费用不说,还大伤脑筋,为买啥送啥发愁,为礼轻礼重费神。走动的人家,有的还不想让外人知道,于是偷偷摸摸、侦查再三才好登门,这情景,哪还有半分节日的喜庆?

成人的节日,多了些无奈,少了些期待;多了些应酬,少了些激情;多了些寒暄,少了些喜悦;多了些复杂,少了些纯粹。节日,化身成了朋友之间挥洒交情的酒杯、千里之外朝贡进献的理由。

还是小时候过节有趣。

小时候,最喜欢去外婆家过中秋节。刚进八月,外婆就盘算过节需要的东西,开始张罗起来。家境虽然贫寒,但丝毫也不马虎,吃的、喝的、用的,一样都不能少。做这些事的时候,外婆是虔诚谨慎的,把筹备好的过节食品深锁在柜里,不到正日谁也别想吃上一口。外婆常说:穷日子富节。她觉得过节时的隆重程度会左右全家一年的兴衰荣辱。

八月十五,天一擦黑,院落里就整整齐齐的铺了一层芝麻芥;屋门口摆放一张矮脚方桌,桌面罩块崭新的红布,红布上是洗的透亮的各种水果:有苹果、有梨、有刚下树的红枣、还有外婆自己泡制的醉枣;中间一个大磁盘里堆满了月饼,有枣泥的、有核头仁的;还有一些自己地里产的花生、炒黄豆,只要是能筹到的全部摆在了桌上。一年中除了春节,只有今天能吃到这么丰盛的美味。尤其是桌角一壶浓浓的花茶,更是不多见的奢侈品。全家人换上干净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围坐在桌边说着闲话,等着月亮出来。这时候,外婆拿出她早就准备好的香,点着,供奉在大门口、二门口、天地下,嘴里祷告着,双手作揖拜了又拜。香烟弥漫中,外婆显得神秘而庄重。无知的我却取笑外婆迷信,并嚷嚷着要吃月饼。外婆说,别急,月亮出来了,让你吃个够。我不懂为什么非要月亮出来才能吃,可是这时候的外婆是固执而权威的,连外公在内都不会稍有抗拒。我只好眼巴巴地望着天空,盼着月亮早一分钟出来。

月亮终于露头了,银白银白的,干净的不着一丝纤尘。整个村子顿时沸腾起来,到处是孩子的尖叫声、欢呼声,还有踩在芝麻芥上发出的噼里啪啦声。这时候的每家每户是喜庆的、祥和的,你递我一块月饼,我给你一个苹果,浅浅的喝口茶,娓娓的拉着家常。孩子是耐不住寂寞的,嘴里吃着,手里拿着,兜里装着,满村子走家串户的疯玩。每家对来玩的孩子都异乎寻常的慷慨,平时自己舍不得吃,这时却一劲往我们兜兜里塞,直到每个兜兜都鼓鼓的,实在塞不下为止。成群结队的孩子踩在芝麻芥上,发出的声音好像放鞭炮一样密集而响亮。我们越发起兴,蹦着高的踩,而这,被老人们视为最吉祥的声音,这可能也是我们受欢迎的最大原因吧。

吃美了,玩累了,疯够了,小伙伴们陆续回家了。我把头枕在外婆的腿上,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打起了瞌睡。迷迷糊糊中,盼望着下一个中秋节早点来到。

又到中秋节了,心中却没有了那份期盼,外婆也去世多年了,再也吃不到她亲手泡制的醉枣了。仰望明月,突然想起外婆的话:月亮是天的眼睛,她能看到我们在做什么…外婆,您在天之灵今天能看到我吗?您可看到孙儿想您念您之心?如果您看到了,乘着月光,我们在梦境中见一面好吗?哪怕您一路劳累,不愿多说话,就请您坐在椅子上歇息,我还像小时候那样枕在您的腿上,听您给我讲故事…

中秋的随笔2

忽一日,嘀嗒流逝,回望四顾,好个峭壁悬崖,隔断外物。割断藤蔓,搓取麻绳,捆绑石块。费力九牛二虎,抛撒天际,无着力点,滚落携沙尘前往。本能躲避,奈何狭小空间,容不得大物庞然,摔砸残留血迹。再度挥臂,除此外,又有何办法,困兽之斗。

勿是如此,可劲顿足捶胸,消不快,亦或去疲乏。重压求解,嘶喊怒吼,埋被落泪。心向远方,夕阳落红长椅,拐杖斜靠,恰似定格图画,寄北国人家。该怎般,过活小日子,打闹玩笑,翻了油盐酱醋,汇聚酸涩沿木板,溅起烟花作灿烂。

厨房狼藉,锅碗瓢盆,墙角蛛丝垂,蚊虫绕灯飞。见此状,懒散蔓延,恐似瘟疫,替换基因。倒也欢喜,不必琐碎缠身,拥自然,重回天真无邪。假是时光倒转,急弃破布长衫,许诺文字洒脱,留得日后,成那孤独。

五指未见,拳头相抱,挥斥而来。反应不得,恰似雷鸣电闪,片刻间,镜片飞散,亦是摔倒在地。摸索找寻,狼狈不堪,吞咽怒火。谁怨天地,自是无能力,岂敢求尊严,公平文字。一心讨问,何为小生活,褪去华丽外衣,方可坦诚相待。

细处观望,深陷其中,却又千里万里,寒了筋骨。勿留念,欺压蛮横无理,自负高傲,几人未沾,池中虾米,算我石缝躲藏。该其容貌,换吾皮囊,推移四方田地,少却面对黄土谈,背同天作伴。即出逃,食不得饱饭,饿于街头桥洞,几时离,人未知。

双手合十,两眼期许,祈求来生。昔昨日溪流,可与今时不同,多分宁静,至于热闹,天边破晓鸡鸣,亦或从容。奈何眼前物,凋零凄惨,环顾四里,竟也就我一人。由喜庆来,做悲伤去,盖破布遮面,闭眼思念。

拼凑记忆,落入深渊,此为梦魇。不知从何起,睡下无心难眠,醒后疲乏,血液缓慢流。似是刷牙洗脸,做三餐饭,习以为常,摆脱不掉。若可行,闭门不出,蓬头垢面,蜷缩墙角裹被,静看指针转盘。浑浑噩噩,想灯光五彩,遗憾无花果,却因花出名。

醒时游离,交接灵魂肉体,神圣勿侵犯。揉搓脸颊,擦拭口水,捶拍胸膛,依是空荡回声。扶桌面,出力七分,月夜下,更显寂寞。抖搂身体,缓和神情,骨头嘎嘣响,这是闹哪样。仰眼照月光,此为最明亮,圆如玉盘,皆为幻想。

阴雨天气,爆竹刺耳,烟火耀眼。不宜久留此处,找寻僻静,怕引泪水两行,勾往事心伤。回屋烧水,看得狼藉一片,持笤帚簸萁,来回清扫,应这中秋国庆节。还需几时,水开泡饭,允咸菜,便觉人间美味。

燃烛火,关灯光,手捧水杯,身披大衣。抚镜框,微眯眼,一字一停留,与我为伴。遥知当年景,未有人同行,好似寒冬赤脚走,孤独感觉。历经苦难,探索荆棘,惹得一身伤,倒是无悔来人间。中秋嬉闹,与我无关,团圆待明年,亦或来世缘。

中秋的随笔3

近于古历八月十五,天突然阴晦起来,连日不开,且一天甚是一天。阴霾浓重,雨珠儿纷纷坠落,看着这样的天气,不由人叹息中秋赏月将会泡汤,心情惴惴不平!到了十四日夜,对赏月之望更加感到渺茫。隐晦的天,没有好转的迹象。秋风悠悠,细碎的雾雨飘洒在天空,让人寒噤阵阵,心情愈发的低落凄冷了。

这一夜睡得很不踏实!

一觉醒来,就是中秋早上七八点多,急忙推开窗户,眼前一片明亮,蔚蓝的天上,丝丝白云犹如绺绺羊绒散漫漂游。灿烂的阳光刺得人睡意惺忪的眼睛都难以睁开,我的心忽然开 ……此处隐藏12016个字……“足踏署土地,背负炎日光。力尽不知歇,但惜夏日长”,是收获的艰辛。纵有如此之多的艰辛,又能有几多收获,抑或能否填饱肚子呢?

诗曰:“五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官仓胜于猛虎,再有朱门大户,一年辛勤的收获被无情的吞噬。其结果,必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年复一年的上演。

反观今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耕耘不再艰辛。人们不再仅以收缩肌肉的力量辛苦耕耘。全面的机械化操作,使人们投入较少劳动,得到较大收获的夙愿得以实现;使人们把投入在土地上耕耘的时间,精力,大量的解放出来,去耕耘更广阔的领域,去获得更丰厚的收获;促使人们有了休闲娱乐,甚至观光旅游的条件和情趣。

月光溶溶。一家人与邻居们相随着去散步,一拨又一拨三三两两的人群,或者相互打打招呼,或者自顾说说笑笑,心情都是那样的坦然,那样的悠闲。

沐浴着十五的月光,聆听着秋虫的吟唱,我的思绪飞进了茫茫夜空,飞到了云天之外············

中秋的随笔13

不知道中秋夜会有几人坐在门前,静静地看月亮。守着桂花的清香,与露珠的明澈。在城市里居住的人,大抵是没有这样的闲心与清趣的。再说,也大多没有一方院落。便是有那一番心情,也没有那一份清静。秋虫的唧唧,只能回到童年里去翻找,大约已经发黄了,破损了。瓜禾的气息,萤火的气息,似乎都停留在时光的哪一个角落里,无处寻觅。

我想要沐浴在如水的月光里,我想要被淹没。被月光淹没。被秋水淹没。被天光淹没。我是必要出去走走的。我想听听一些声音。我想把我身体里的声音发散出去。我想我回来时,便空了,便轻了。

———徐徐地走在月光如水的夜里,我也并不知道这样走着的意义。只是想走着,走着,走到一个很光明的去处。

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年中最美丽的月亮。一年中最美丽的水。一年中最美丽的天。静影沉璧。没有比这更丰满的了。

又走到那一弯池塘。荷已被人砍削了去。空留垂柳。守着它的暮年。风,很柔,很轻。像是怕一不小心便会把人扎疼似的。

坐在柳树下。透过树隙,望月。柳树叶子好像稠密地长到月亮里去了:月亮的四周镶嵌着碎碎的柳树叶子。也似月亮长出了无限的忧思。撩开树枝望月,月亮很美,很圆,很亮,很干净。不染纤尘。孤标傲世。光照千秋。亘古一轮。

想起吕本中的词《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便重重地有些替那阁楼里望月叹月爱月怜月盼月而又怨月的女子抱屈了———相爱着的人,总是不得相见。相思有多苦,有多深,谁能丈量?

如今这样的年代,爱着,即可常常聚着,不用苦苦相思了。想见,就可以见。再说,便是一时见不着,还有伊妹儿,有手机短信,有电话,有视频,有动车。电子时代,爱情是早已提速了。只是,不知这提速的当儿,爱情的纯度,能有几何?

月亮,万载千年,仍是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那一轮吗?是李白中华思乡第一诗的月吗?是杜甫在《月夜》里望的那轮“州月”?是苏东坡“千里共婵娟”的月吗?是李易安“月移花影约重来”的月?或许,都不是了。今天的月,非古典的月了。古典的月,早已在岁月的磨砺下,成了一团模糊的影,不复光洁。今岁的月,也非去年的月了。或许,每一轮月,都不是那么圆满的。永是有着亏损的。即便一时半刻是圆满的,终还是亏损:我的父母在老去,身体已日渐衰弱;老家的墙又有了些裂缝了;我的弟弟都许多年没有在家里过中秋节......

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只相似。

又想起金圣叹语:“几万万年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也便释然了。

今夜,今时,今刻,尚有我;我尚能于中秋时节,与我的家人欢聚一堂;去山里老家看看父母,跟他们絮絮叨叨地说说话,为他们做一顿好吃的;我尚能于云淡风轻中,漫漫地望月、听月、读月、惜月。此亦福也。

也便不去想许多的亏损了。

中秋的随笔14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把晚餐设在自家的天台上。天台是一个小花园,有花架、鱼池、石桌,还种有数十种植物。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空气里散发着淡淡地花香,石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大虾、正宗的乡下土鸡、海鱼等菜肴,还有水果、月饼满满一桌。在这小小的花园里,又增添了几种香甜的味道,在浓浓的亲情中开始了晚餐。这时天慢慢黑了下来,月亮走出云层,出现在天空中,微风吹过,一种从末有过的舒适感,传遍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热闹声中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亲人们在味尝着美味佳肴的同时,享受着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餐桌上,每一杯酒都带着祝福,每一个笑声都回荡在这清辉的夜色中,使久违的热闹又充满了生机。不禁深感亲情的可贵和不容忽视,不管多么忙碌,亲人之间都要多聚聚,特别是父母的情,是没有下辈子的。希望我们能常回家看看。不知不觉,夜已深,月色更浓,映衬着这中秋之夜的节日气氛更浓。中秋的月亮令人难忘,中秋之夜的相聚更令人难忘。

中秋的随笔15

近年中秋的月儿,似乎比小时显大些,不知是轨道运行原因,还是个人的主观感觉。

某一年特意看看,白且大,直楞楞现于东方天际,如唐代仕女满敷米粉的大饼脸,呆呆的,全无平素的灵性。不见淡淡云霞袅袅相依,唯有璀璨烟花,暗夜中腾空而起,妆点出盛世的一派繁荣。

国人说到节日,总离不开吃。屈原行吟江畔,“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感国忧民,想不开投了江,于是有了端午节,大家吃起粽子,赛起龙舟。

中秋的圆圆月饼,不知为谁而设,为哄董永与七仙女的孩子么?为岳家军做的军民同心饼么?“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是多情的,吃着月饼,想起兄弟子由,又写出“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词句。

中秋还早,月饼已大量上市。近年提倡简包装,反腐倡廉,月饼似乎已转回只用于吃的功能。我最爱的,是街头小铺现烤的栗子饼,其次为五仁,觉得美味且放心,不会用陈年旧馅。

某年中秋傍晚,看着单位发的那些月饼,不知怎么,忽然不喜欢。街上去寻栗子饼,人家早已收工过节,遗憾了好几天。中秋一过,月饼们的使命完成,没卖完的,有返厂变身为其他点心的,也有直接拿去粉碎做猪饲料的,据说,猪还不爱吃那玩艺儿。

曾帮忙做过月饼,先用白砂糖熬糖稀,用葡萄干、花生、芝麻、白糖、红绿山楂条和蒸过的面粉调馅,将油、面粉和糖稀按份量称好,和好,包入馅料,模具定型,表面抹上糖水,入烤箱里烤。做出的私房月饼,全无半点添加剂,吃着放心。

千里月明,桂花香里,思念的不仅是那种味道,更多是,是附着其上的思念与回忆。

那一年,借助母亲的力量,从家庭主妇的角色里解放,回归为流浪的职场小白领。女儿当时刚会走路,每每打电话问起,总说,“孩子听话着类,家里有八月十五做月饼没用完的葡萄干,山楂条,自己抓一把就出去玩了。”

月移花影,秋风送爽,又是一年中秋。思乡情切,写着写着,忍不住掉下泪来,该回家看看母亲了,也不知她在做什么。

《中秋的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